你可能聽過SEO,但你知道它到底是什麼嗎?
透過SEO,在調整網站體質的同時,又可以讓你的網站曝光變高,有更多機會接觸到意圖較明確的目標客群
這篇文章,適合剛接觸或完全不懂SEO的朋友,內容會詳細解釋SEO的基礎觀念,以及奇寶網路推薦給初學者的入門優化方向。
不可否認,搜尋現在已經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日常動作之一了,觀察市占率最高的Google搜尋引擎,在2012當年便有超過1兆2000億次的搜尋,即便社群媒體興起,透過搜尋瀏覽網頁仍舊是網路使用者獲取資訊的主要管道之一。
搜尋流量儼然是一塊大餅,藉由搜尋結果曝光提高進到網站的流量,就是SEO所帶來的好處之一。
如同上段所提到,平均來說,排名越靠前的網頁,被注意到的機會越高,點擊率也越高。同時,在搜尋結果排名靠前的網站,也較容易帶給使用者可靠的品牌印象。
透過搜尋而來的流量,有著相對較高的「目的性」,人們為解決問題、尋找產品與服務、查詢評價等不同理由而開始搜尋。 許多時候,搜尋所得到的資訊,就是人們對店家或商品的第一印象。當然,前提是消費者尋找方案時,因為搜尋而得知你的商品,並因此將你放入考慮清單內。
這些不同的使用者的意圖,若能在你網站上獲得滿足,便有機會能夠促成兩方之間的後續合作或交流(以網路行銷的用詞來說,就是達成轉換)。
簡單整理一下,SEO帶來的好處有:
在此不討論SEO是否比其他行銷方式更便宜的問題,因為不同廠商操作SEO的工法、策略不同,方案內容也不同。公司自己操作與找外部廠商操作帶來的效果也不會相同,加上不同產業、網站或是關鍵字之間存在競爭與操作難度上的差異、內容策略也各不相同,不能從一而論。但比起即投即撥的廣告,SEO的效果的確是較有延續性的。
當然可以,基本上只要願意花時間學習,所有人都可以自學並執行SEO,奇寶網路部落格所提供的新知與教學文章 ,會是你很好的學習資源。
就如同每個人都能夠學會打掃,但還是會有人聘請清潔公司的道理一樣,自行操作SEO也是必須要付出時間、金錢與人力等成本的。並且,SEO其實也包含許多繁複的基礎作業,網站發展得越大,SEO的工作量與複雜程度也就越高。專業的公司在工具資源、知識的累積上也較為豐富,所以還是建議評估自身狀況,考慮是否要與專業的SEO公司合作。
即便不是自己執行,網站經營者也該好好了解SEO的基礎知識,這對於選擇正確的專業公司,以及後續的溝通上會非常有幫助。
這部影片的上傳時間是2010年,片中所講的內容,例如搜尋結果的版面,在經過往後幾年的更新後已有不同面貌,但是整體上來說,還是淺而易懂的解釋了Google搜尋引擎的機制。
影片中,Matt Cutts(Google工程師)提到:Google使用網路搜爬軟體(Spiders)尋找網頁,沿著網頁中的連結尋找網路中更多的網頁,並將所蒐爬到的網頁編入索引,當使用者搜尋時,搜尋引擎會根據200個以上的因素,判斷該展示出哪些網頁,以及排列的順序。
你可以把一個搜尋引擎想像為一座圖書館,而搜尋引擎就是圖書館管理員,當有人要找書放在哪裡時就會問他,就像我們透過搜尋引擎找到網頁一般。
如同圖書館不可能收藏世界上所有的書,搜尋引擎也無法索引世界上所有的網頁;跟某個主題相關的書有很多本,管理員可能會推薦他看過覺得最適合你的幾本給你,搜尋引擎亦同,差別在於它是真的「看過」了所有網頁,在考慮諸多因素後決定展示與排序的計算方法,就是所謂的演算法,而每個搜尋引擎都有著其獨特的機制。
本段落所講述的內容,主要以Google的機制為優化目標,但一些共通的概念在其他搜尋引擎的優化也適用。
先提供兩個由Google提供的學習資源做為參考:
搜尋引擎最佳化 初學者指南 (2011年發布)
Search Console說明中心
Google不斷強調,網站應以提供使用者良好的體驗與內容為首要考量,進行SEO的調整時應該在這個大前提下進行。
可以優化的項目真的講不完,以下列出一些重點項目,可以作為SEO入門概念的建立與自行著手改進的方向:
(1) 提供獨特而有用的內容
對SEO來說,關鍵字研究與網站內容的規劃是相輔相成,深入的關鍵字研究可以提供讓你的網站更貼近使用者的習慣、判斷該瞄準哪些關鍵字,進而根據研究的結果發展網站內容的策略。
在這篇不會特別解釋深入的關鍵字研究該如何進行,以下要簡單講解一下內容對SEO的重要性,以及你可以抱著什麼樣的想法來規劃。
對於你在網站上所要推廣的產品或服務,除了產品本身的描述之外,你可以試著從與產品相關的各項議題著手生產內容,例如客戶常見的問題、性能比較、開箱文、使用教學,甚至是產業相關的新知等等。
這些相對廣泛,但與你的產品相關的內容,一方面可以讓你更容易與潛在的消費者溝通,另一方面,當你所提供的內容優質,使用者會因為其所帶來的價值而主動分享你的內容,協助你的品牌傳播,最後,因為各篇文章可能解決了某些人的疑問,所以對相關關鍵字搜尋的排名也會有所幫助。
垃圾網站、重複或堆砌的內容、缺乏相關性的內容都是對SEO不利的因素。
在生產內容的時候,永遠要考慮:我現在所提供的內容,對使用者可以帶來什麼幫助?是使用者想看到的嗎?我能提供有別於他人的價值嗎?
對SEO來說,好的內容應盡可能的原創,建立獨特的價值,有助於解決使用者在搜尋時想要解決的問題。當使用者跟你的網站產生良好互動,駐足越久,就代表你提供的資訊可能是他想看的。
如果使用者喜歡看你的東西,那麼搜尋引擎就會喜歡你的東西。
(2) 社群分享
Google工程師Matt Cutts於2014年回應各方網站主的影片中提到,在 Facebook與Twitter等社群媒體上所產生的讚數、分享數等社交訊號,並不作為演算法的因素之一。
但這代表社群分享對SEO沒有幫助嗎? 不
儘管社交訊號對Google的搜尋結果來說,並不是直接的計算因素,但社群媒體的經營,還是可以間接地幫助到SEO。
以上幾個簡略列出的好處,前提當然是建立在,你所產生的內容足夠吸引人,或者對使用者有價值。產出好內容之後,記得多與社群媒體做連結,用以擴散品牌與網站知名度,同時幫助SEO。
(3) 撰寫網頁標題與描述
獨特、準確而簡短的網頁(Title)與描述(Description)不僅影響搜尋引擎的索引,同時也是使用者在看到搜尋結果時,第一眼區別你的網頁與其他網頁的方式,影響人們點選連結的意願。
除了與其他同性質網站的區分外,自己網站內的不同頁面最好也呼應網頁內容,作標題與描述的差異化,並且適當加入關鍵字於其中,讓使用者在看過標題與描述後,就能夠大概理解該頁面所要呈現的內容為何。
如下圖,Apple台灣官網的搜尋結果,呈現的標題就會是
標籤中所撰寫的內容。而底下的簡述,則可能是網頁描述標籤內所述,或是搜尋引擎自行抓取網頁內容而成。
(4) H標籤
H標籤,指的是HTML語法中的h1、h2、…、h6等標籤,可以用以強調語句在正文中的重要性,由h1到h6遞減,你可以將h1標籤用於文章的標題,h2用於第二層的小標題,並適當使用關鍵字,除了幫助排名,同時也有助於文章結構的安排,但要注意不要太過氾濫的使用,範例如下:
(5) URL調整
URL(Uniform Resource Locator),也就是俗稱的網址,在設計上,有幾個要點可以考慮:簡短、適當分層、敘述性。
簡短的URL對使用者來說比較容易閱讀,也易於記憶,同時在網址的傳播上也較為方便。網址的參數能免則免,若無法避免則應盡量減少參數的數量。
URL目錄的分層不宜太多,但把所有網頁都放在同一層目錄下又可能不易管理與理解,所以應視網站架構,考慮網址的分層架構,同時應考慮網址的敘述性。
URL若具備敘述性,並且與網頁內容相關,可幫助使用者和搜尋引擎在看到網址時,理解該網頁大致的內容,在單詞之間可以用短橫線(-)作分隔,英文統一小寫為佳,並避免使用奇怪的符號。
(6) 撰寫圖片alt屬性文字
網站上的所有圖片都有各自的檔案名稱跟alt屬性,這兩者皆是以文字組成,有助於搜尋引擎對該張圖片內容的理解。
alt屬性,撰寫於HTML碼中,用以描述圖片的內容或是作用,當圖片因某些原因無法顯示時,可作為替代文字顯示。
如下圖,原始碼中以螢光筆標示的部分,即為GoPro商品圖的alt屬性文字。
alt屬性文字該怎麼寫?你可以把握以下重點:
(7) 善用內部連結
透過文章內的超連結至站內的其他相關頁面,除了可以導引使用者繼續閱讀其他內容,也可以幫助網路蜘蛛搜爬網站與收錄頁面。連結中的文字稱為錨點文字,應使用與所連至頁面相關的詞語。
內部連結可以增加網頁的相關性,但應注意不可過度使用,只有在需要幫助使用者理解名詞、閱讀更多相關資訊時才使用,以免造成通篇都是連結,對使用者沒有實質幫助,又被搜尋引擎認定為優化過度的狀況。
(8) 行動優化
如今,Google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搜尋是來自行動裝置,語音搜尋的次數也日漸增加,在2016年底Google宣布了行動優先索引的實驗消息,從一部分網站開始進行,在2018年初Google工程師Gary Illyes在一場會議中提到Google計畫將更多網站放到移動優先檢索的計畫中。
先不論這項計畫是否會實際擴大到所有網站,至少可以看出Google對於提供適合行動搜尋的搜尋結果十分重視。
在行動裝置使用比例漸漸提高的同時,若你還沒有針對不同裝置做網頁呈現的調整,那就是在白白喪失商機了。即便網頁已經有不錯的排名,但手機使用者點進網站之後卻發現在手機上很難使用,他可能很快就跳出了,這樣連帶的就可能影響網站的排名。
所以,本篇要提出的最後一個優化方向,就是改善網站在行動裝置的使用性、適合不同裝置使用。
你可以運用Google所提供的行動裝置相容性測試工具對網站做簡單的檢測。
以上就是奇寶網路所整理出來,作為SEO入門可以學習與嘗試的調整方向。
搜尋引擎喜愛的,就是人們喜愛、想看的內容,所以除了技術上的操作調整外,還是得要回過頭來思考,試著理解使用者的喜好,提供有價值的內容,並且讓網站更易於使用,才是SEO的長久之道。
cover image credit:Designed by Dooder / Freepik
本文作者:Bruce
責任編輯:Doris
Copyright © KPN SEO 2015. All Rights Reserved /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301號8樓 02-23698858 service@kpnweb.com